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開發區
園區類型:開發區
產業集群:倉儲物流,高新技術,交通運輸,汽車工業,機械設備,建材冶金,裝備制造,石油化工,電子信息
廣東-廣州-南沙區
園區簡介
一、園區簡介
南沙經濟開發區是1993年5月12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成立。2002年廣州市委、市政府為了加快南沙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成立了廣州南沙開發區建設指揮部,為廣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全權負責開發區范圍內的規劃、建設、管理以及招商引資等工作,具有廣州市市級審批管理權限。
2018年12月,南沙經濟開發區榮獲2018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排名第16名,產業基礎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排名第8名,利用外資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排名第9名,對外貿易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排名第5名。
按照廣州城市規劃,南沙規劃區范圍包括廣州番禺沙灣水道以南的所有地區,總面積約797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約575平方公里。由廣州南沙開發區建設指揮部統一規劃、開發、建設、管理的南沙開發區范圍包括其中的黃閣鎮、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靈山鎮東南角、橫瀝鎮、珠江管理區、萬頃沙鎮、番禺區圍墾公司等區域,總面積約536平方公里,陸域面積約330平方公里。按照規劃,南沙地區將發展為集物流產業、鄰港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一體的現代產業基地。
南沙地區水網密布,湖塘眾多,北部大多為農田耕地,南部入海口地區大多為圍墾填地,自然生態保持完好。南沙地區依山環水的自然景觀和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也使南沙成為了一個旅游勝地,南沙現已擁有南沙蒲洲公園、南沙天后宮、蘇州水鄉一條街、南沙高爾夫球場等一批旅游景點和設施。
二、政府支持:
廣州南沙開發區建設指揮部行使市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對南沙地區實施統一規劃、統一管理。A:市政府發展目標,南拓北優,將南沙建設成為產業布局合理、經濟輻射能力強、基礎設施配套完善、自然環境優美的現代化生態型海濱新城區。B:廣東省連續三年下撥100億元財政支持,廣州市至今每年10億元財政支持,用于南沙基礎設施和市政配套建設。
三、規劃優勢:
南沙經濟開發區成立于2002年,以建設最適宜創業發展和生活居住的現代化濱海新城為目標,以發展現代物流業、臨港工業和資訊產業為重點,以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以優質社會服務功能為依托,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實施、重點突破、滾動開發”的原則,堅持“產業起步、項目帶動”的發展思路,實施“生態優先”戰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以實現廣州城市空間的南拓,促進經濟增長,引導城市發展為前提,充分利用其優越的區位條件,努力把南沙地區建設成為產業布局合理、經濟輻射能力強、基礎設施配套的現代化生態型新濱海城區。
四、產業布局:
南沙開發將遵循“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產業起步、項目帶動”的基本思想,以龍頭項目的建設為突破口,帶動現代化基礎設施的建設,重點發展港口物流業、汽車產業、機械裝備工業、船舶制造業、鋼鐵工業、石化工業、糧食物流加工業和電子信息八大產業。消費能力南沙經濟開發區:南沙的消費除了廣州外,還有周邊城市中山、東莞等支持。
五、生活配套:
南沙位于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中部,倚山傍水,蜘蛛網密布,河湖眾多,自然環境優美個頭。既有黃山魯等森林公園,又有廣州僅存的濕地及紅樹林公園。既有鴉片戰爭遺址金鎖銅關,又有超前的高爾夫球場),既有浩翰的伶仃洋,獅子洋,又有小橋流水人家。目前南沙已擁有蒲洲公園,天后宮,水鄉一條街,百萬葵園等一批旅游景點及設施。區內配有高檔的住宅區,如逸濤雅苑、濱海花園、南沙奧林匹克花園、碧桂園等高尚住宅區。區內有超1星級豪華裝修五星級南沙大酒店、壞人酒店,南沙高爾夫俱樂部、海港夜總會和中國啤酒屋等設施,可供企業的職工人員休閑娛樂。公共廁所2000個。
園區優勢
一、地理區位
廣州南沙開發區位于廣州的東南部,其位置正好位于整個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幾何中心,方圓100公里范圍內把整個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群都網絡其中。周邊有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五大國際機場。由此可見,南沙一方面背靠著珠江三角洲4000萬人口的廣闊市場腹地;另一方面又通過穗、深、珠、港、澳等城市連接海內外市場。戰略位置突出,具有很強的市場潛力和輻射力。
南沙處于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幾何中心,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門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集之處,東與東莞虎門隔海相望,西連中山市,以南沙為中心,周圍60公里半徑內有14個大中城市。南沙地區是區域性水、陸交通樞紐,水上運輸通過珠江水系和珠江口通往國內外各大港口,海上距香港38海里,距澳門41海里。航空方面,周圍有廣州、香港、澳門等國際機場。
二、陸路交通
南沙是廣州,深圳,珠海“A”字型高速公路和軌道交通的橫軸。廣州南沙開發區對外已建立三大交通走廊;廣州華南快速路——迎賓路——南沙大道;廣深高速公路——虎門大橋——京珠高速公路;南沙港至廣州倉頭的65公里南沙港快速路已全線通車。麒麟大道、市南路改造、亭角立交、鳳凰大道、蕉門河美化工程等正在緊張施工。廣州三四號地鐵在廣州新城交匯后,經豐田生產基地到南沙新客運港,廣州地鐵四號線已開通,由廣州琶州國際會展中心至南沙金州站,延長線將至南沙客運港。通過建設“五縱五橫”的快速道路,使地區路網與珠江三角洲地區路網連結成為有機整體。
此外,規劃中南沙疏港鐵路,由廣州新火車站沿番禺西部南下,于萬傾沙西北部向東轉折,順萬龍快速干線進入港區,并在港區預留遠期跨珠江口向東接廣深鐵路的通道。線路經萬傾沙編組站后,預留銜接未來廣珠鐵路線通道,經此鐵路,南沙港的腹地進一步擴大到華南及泛珠三角地區。
三、水路港口交通
2007年全年可完成貨物吞吐量3.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過900萬標準箱。南沙港目前航道深度達-15.5米,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班輪可全天進出南沙港。將來計劃將航道浚深至-20米。2010年,1.3萬標箱運力的巨無霸班輪將可全天進出南沙港。
貨運:廣州南沙開發區已建成2.5萬噸級的雜貨碼頭、5-8萬噸級的石化和成品油碼頭數個,小虎8萬噸級化工碼頭和沙仔島滾裝船碼頭已建成運營。南沙港現有10個10萬噸級碼頭,第六代集裝箱船可直接停靠;航線密集,南沙港區已開辟了紅海、歐洲、北美、美西等24條航線。全球十大班輪航運公司中的9家,如馬士基、長榮海運、達飛海運、韓進海運、中海集運、中遠集運、日本郵船等相繼在南沙開辟航線。
客運:南沙客運港開通了每天12班往返香港的客輪,年客運量達到160萬人次,75分鐘內直達香港。
四、航空運輸
南沙周邊共有五大國際機場,到達時間分別為:廣州白云國際機場:65分鐘;深圳福永機場:40分鐘;珠海機場:60分鐘;澳門機場:65分鐘;香港國際機場:40分鐘(船)。
園區圖庫